你的思維跟得上量子做的石頭嗎?

d6a9ac12d890a95a851cfb420fa13a23

一, 上帝的骰子——什麼是量子意識?

從廣義上來說,我們生活在局域的世界中,甚至所有的物質都處在局域的世界中,而量子卻生活在非局域的世界中

在局域世界中,傳播是要距離和時間的,但在量子佈局的互動中,卻排除了距離和時間因素,這就好比宇宙處在一種網絡佈局中,相隔遙遠的A量子完全“明白”B量子的行為,

這是什麼邏輯?

它們產生的互相影響或傳輸似乎是瞬間的。

經典科學尊從牛頓,尊從還原論,並以此產生了一個機械的宇宙觀。當玻爾發現光的波粒二象時,科學革命就已經開始,也開始著手於量子世界的研究。這種信息的怪癖,科學無法忍受。信息是如何被傳遞的?出呼意料的是信息怎麼會把時空性給丟棄了。

波爾:噢,親愛的愛因斯坦,我發現了原來上帝也會丟骰子。

愛因斯坦:波爾,我發現了,原來你也認識上帝。但親愛的玻爾,上帝從不擲骰子!
玻爾:哎,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應該怎麼做!


f2861136bbab8d50ab975e65

宇宙是否就是一幅全息圖,所以物質都在這個隱態中,雖然看似乎毫無關聯,但卻彼此聯繫著,就像手和腳被看作個體,而卻被整個神經網絡聯繫著,手與腳相隔“遙遠”,但卻彼此感應著,都反應著整個身體結構,

中醫理論中的手腳穴道代表著全身器官,而每個手和腳在原胚胎還沒有分裂的時候,就都有發展成一個成體的可能性,但它們在基因的固定下被壓縮了,不過他們還是可以依次形成複雜形態。

手和腳的聯繫也構成了一個整體,而一個人和一頭大象和一棵樹或一個村莊是否也都是這個整體中的一份子呢?整個生態是否是一個整體呢?整個城市的流動是不是一個整體流動?人和自然是否是手足相連呢?是否隱含一個“超級生命”中的整體,而我們都處在整個整體中,處在原胚胎以後發展的整體網絡中。


量子的隱寓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只要拋開局域性,我們就會得到更寬廣的範圍,即非局域性。如果把個體看作整體的一部分,那麼其他個體也只不過是它整體組成成分,在心理研究發現,兩個人是完全可以變成一個人的,即不分你我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兩個意識成為了一個集合體,比原先你自己的意識更大,這兩個人都可以彼此分享此“意識”,或交換意識,而聯繫在其中的力量不是磁場,而是更抽象的概念“愛”,在愛情中的失戀就可以造成人格分裂,成長過程缺少愛就會出現人格損傷。

對現象的深入發現總是歸於那些更為思辯的研究者,“集體經驗”(或集體潛意識)在榮格眼裡就是一個整體,在我們意識恍惚和沈思,或在夢和至幻狀態時候,個體就會解脫個體性,被整體意識代替,或者個體意識分享集體意識。


中國古代哲學,禪宗,道教,佛教,和東方神秘文化是如何在統一中相互關聯的?現代心理學已經進入了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人腦的兩個部分,即左腦(語言定位,線性思維,邏輯推理部分)右腦(完形感知,直覺的,創造的)

人腦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人類對其本身的認識,在精神研究中,甚至精神錯亂有時也會使其產生創造性,意識的偏離導出了另一種意識轉化,有時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我們究竟如何看待的我們的右腦。

心靈感應又是什麼?“反常”的產生往往會代表另一次革新,想像人與人之間遙感意識交流,本質上就是大腦所達成一致的量子物理過程,量子革命對科學的衝擊是徹底的,量子概念正在傾向生命與意識領域,這個對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挑戰都是深刻的。


科學寓言預言了什麼?在理論還沒有誕生前,科學一直在大膽的推想,從日心說,原子說,電磁學,物種起源到牛頓力學,相對論,黑洞,多維世界,平行宇宙,超弦理論,科學從一開始並非都是理論,而是從一些推想中得來,這種推想成為了科學寓言。

有了拉馬克的推想模型才逐步有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進化論,雖然理論本身還會被進一步修改。量子力學的誕生不僅僅是寓言,而是玻爾互補思想帶來的革命,而且也是科學革新,這讓物理學和神秘現象的衝突得到了一種緩解,在一些前沿科學家看來你個人就是一個複雜的波函數方程式。

對亞原子的假設,在原子假設不久就形成了,中微子並不是被證實的,而是一種推測。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可以推測粒子,但卻迴避量子效應在生命領域內顯現出來的特性,量子生物學新領域中的研究者發現,生命有機體表現出人們迄今為止認為唯一地與量子世界有關的過程和行為方式。


經典力學和還原論一直影響著現代科學,經典力學不可能知道非局域性的量子狀態與生命狀態共振響應會是如此的敏感。物理學定理不能直接指向生命與意識,雖然大多數科學家還會問物質是如何創生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但卻從未從真正意義上“正視”它們

如果明白了偶然性原則,那麼就不必區分生命與物質。在人類發展史上,幾乎所有的宗教在漫長的歲月中都在述說著相同的東西,這些東西索然超出了物理科學所解釋的範疇,但卻在另一種角度闡述了宇宙的自發創造和進化,並和現代物理學所解釋的宇宙大起源越來越吻合。


科學並不是一種永恆不變的真理,科學是一種認知過程只是在人類試錯中得來的,自以為是無視普遍聯繫的科學以現有經驗,可能根本認識不了整體世界,科學的發展伴隨著我們的體驗,有一個現象就是,一個根本對科學一竅不通的藝術家卻完全可以去預言一個科學理論,甚至讓那些科學家不可相信的是那些藝術作品居然絲毫不差的在說著科學理論的誕生,但這些現象並沒有引起科學家的注意。

這些巧合不是偶然,藝術是科學的一面鏡子,如果科學不去照這面鏡子,就會根本認不出自己,科學不是唯一對事物的認識,反過來,認識不只是科學一種,只有科學改變自身的認知狀態,科學才能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和真正的革新,新科學的未來前景。


二,實證科學受衝擊新的世界觀正在出現

一九八二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 量子糾纏 ”( quantum entanglement)的關係。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糾纏已經被世界上許多試驗室證實,許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表明,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是有嚴重缺陷的。從笛卡兒、伽利略、牛頓以來,西方科學的主導世界觀是,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沒有意識,沒有目的,宇宙的組成部份相互獨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受到時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可以通過研究個體來認識整體,整體是個體之和。

現代科學是實證科學。實證科學就是在這種世界觀的前提下發展的,把物體分割成越來越小的個體,認為通過研究這些個體就可以認識整體。典型的例子是機械製造,一個機器的整體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實證科學甚至把人也當成像機器一樣來處理,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生活的四維時空,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繫。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體具有整體性


簡單地說,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屬於一個系統中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為“粒子”),如果你把它們分開了,有一個粒子甲在這裡,另一個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遙遠(比如說相距幾千、幾萬光年)的地方。

如果你對任何一個粒子擾動(假設粒子甲),那麼瞬間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瞬時的,超越了我們的四維時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號傳遞到那邊。這邊一動,那邊不管有多遙遠,立即就知道了,即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立即影響到很遠的地方。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繫。

非局域性表明物體之間存在現代科學還認識不到的內在聯繫,所顯示的整體性大於組成整體的個體之和,這和實證科學的假設相抵觸。所以有個說法,現代科學是見點不見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傳統哲學、科學、醫學都具有整體性的觀點。

量子糾纏表明了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物體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繫,整體大於個體之和,這使得實證科學的基點是錯誤的,西方主流世界觀有嚴重的缺陷。


三、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

西方科學的世界觀認為,宇宙的行為就像一台機器一樣,生活在宇宙中的人與其它生命也像機器一樣。具有意識的科學家們用機械世界觀研究自然和宇宙,用幾個世紀時間研究出來的結果和意識沒有任何關係,不知道意識是什麼。意識(consciousness)對西方科學來說仍然是個迷。

西方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困難是,無法用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來測量意識,但是我們每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識是存在的。如何來研究無法用常規方法測量而又存在的意識呢?

人們在總結各個學科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在研究生命現象所遇到的困難時,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識到,長期被西方實證科學所忽視的意識,必須要被考慮進來,唯物世界觀必須要發生根本性轉變。


四,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難題

現在有些學科在神經和大腦上對意識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雖然對大腦的許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對於意識本身仍然是個迷,仍然無法解釋“意識的難題”(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意識的難題”是指體驗與感受的問題(the problem of experience),例如對顏色、味道、明暗等等的感受,對價值觀的判斷等等。“意識的難題”近年來重新觸發了哲學上長期解決不了的爭論,即意識是從物質中突然出現的,還是萬物皆有意識(中國古代叫萬物皆有靈性)?

自笛卡兒以來的西方主流世界觀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在物質中產生的副產品,這種唯物論觀點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與挑戰。例如,

    • (1)許多科學家認識到,要從沒有意識的物質中產生意識,這需要奇蹟的發生,而唯物論是不承認有超自然現象的,換句話說,這是不可能的。
    • (2)在長期研究大腦工作中,神經科學對大腦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認識,但是許多人懷疑唯物論能夠解決“意識難題” 。
    • (3)現在有科學研究者從量子測量的角度分析,認為意識不能夠被進一步簡化,也不是在物質運動中突然出現的,因為如果意識只是物質的副產品,那麼這無法解決量子力學中的“測量難題”。

量子力學認為

物體在沒有測量之前,都是機率波,測量使得物體的機率波“ 坍縮 ”(collapse)成為觀測到的現實。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意識是從物質中產生的,那麼從根本上講大腦也只是由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機率波,大腦的機率波如何能夠使得被觀察物體的機率波“倒塌”呢?

對於更大的宇宙的現實來說,這是不是意味著存在宇宙之外的具有意識的觀察者?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的“測量佯謬”。為了解決這個量子測量佯謬,物理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但是從根本上仍然無法繞開意識的問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尤金*威格爾(EugeneWigner)認為,意識是量子測量問題的根源。

雖然物理學認識到意識在量子力學的層面上就存在,但是量子力學本身無法解決意識的問題。從量子力學創立時起意識就一直困擾著量子力學,但是長期以來,物理學家們對這一問題視而不見,試圖逃避這個令物理學尷尬的難題。

基於現代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難以克服的問題,現在在哲學界、神經科學、心理學、物理學等多學科領域裡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就像時間、空間、質量、能量一樣,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屬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現在許多研究人員在主流學術刊物上,在學術會議上嚴肅地討論這個問題,這是近年來思想界、學術界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基於上面的原因,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識到,沿著笛卡兒以來的唯物世界觀來研究意識只能走進死胡同因此他們(其中很多是西方人)認識到,必須要改變西方實證科學的世界觀,轉而向東方哲學的世界觀。

但是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缺乏繼承和挖掘,頻臨被西方實證科學所摧毀。所以許多西方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轉向印度,例如近年來,印度瑜伽和神秘主義在西方流行就有這些背後的原因。


五,需要在量子水平上認識意識

當代神經科學的批評者們說,長期以來神經科學領域有意無意的用經典物理的觀點來研究大腦的功能與意識,即物理系統是由獨立的部份組成,這些部份只能和最近鄰物體發生相互作用,並且行為是確定的。

而量子力學早就明確指出了經典物理的根本錯誤。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識到,基於經典(牛頓)物理原理來研究大腦的功能與意識的基點是錯誤的,經典力學的觀點對意識並不適用,但是根深蒂固的錯誤世界觀仍然在很多人的頭腦中起作用。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識到,在大腦神經層次上無法真正了解意識,意識是在大腦的微觀下就出現的,即真正要研究意識,要在微觀領域裡找,要在量子的層次上進行研究。我們知道,微觀領域是量子力學描述的世界,而量子力學本身又遇到了意識的難題(測量問題)。

因此,物理學和生物學在微觀領域裡,在量子的層次上遇到了意識這一共同的研究對象。大家知道,物理學定律和生物學規律是不一樣的,基於實證邏輯的物理規律是指令性的,而生物規律是選擇和反饋性的,是非線性的。

如何把物理和生物的規律統一起來?雖然它們的特徵非常不同,但是它們都遇到了意識這一共同難題,要把物理和生物統一起來看來和意識有關。與此同時,如果說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那麼在微觀粒子中同樣存在著意識,即意識在量子水平、在微觀領域裡就自然存在著,這也就會引導物理學和生物學在微觀領域裡、在量子的層次上研究意識。


純粹的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基於物質,而物質能夠獨立存在於意識之外。可惜如今的人類看問題割裂開了,忽略了一切萬物以四維為基礎的連續性,從而讓自己走進了死胡同。人們想要發展,請不要忽視了周圍,不要忽視了自己。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觀點是唯心主義,我想說的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應該有邏輯的,世界就是基於不邏輯,才有了各種創造發展的,不邏輯才會不解,不解才會嘗試,嘗試了才會出現創造和發展的概率,如果你用你自己的邏輯去解釋新生事物,那麼你離偏執不遠了,你的想像力也會發生嚴重邊界障礙,對任何一種事物產生固定的不可改變的教條,離迷信就不遠了。


vegetarianism Hahow 好學校300 雅街嚴選-3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誌.

向上 ↑

As is-I am

心靈大探索

宅癮誌

在家,會上癮 ,生活,是平凡的幸福,我的家必是祈禱之屋。 內我的聖所住在家裡,棲息著冥想、聆聽;因為愛就在裡面等待。

Yami food making

玩食趣 *Joy of food making*

In Spirit

To connect To heal and unveil the essence within

甲 子 之 心

深 耕 自 己

時間軌跡的歸檔

這裡是有關山達基的研讀收穫和分享

禪 心 拈 花

................ 有一種插花方式,由內心深處的感動而插。花不在多,追求的是花枝的姿態與神韻, ............... 整個作品所表達的意境, 只嚮往自然之美, 達到 “ 雖由人作,宛若天成 ”。